全国免费电话:
15168583218

球王会官方网站APP下载

球王会官方网站学科70年 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综合报告(二

  球王会官方网站作为学科基础的历史理论研究,随着风景园林建设发展,近年来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中国古代园林通史、地方园林、园林文化与传统造园理论、中西方园林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和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等领域有所突破。

  (1)出版《中国古代园林通史》。编写《中国古代园林通史》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宏大工程,以往虽有中外学者陆续做出尝试,但近年来出版或再版的三部古代园林史堪称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创始人之一——汪菊渊多年研究而成的《中国古代园林史》,近年经过后人的认线年年底出版。该书详细记述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直至清末2000多年间,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与园林发展有关的、经济、城市、建筑、绘画、文学和相关艺术的背景及其历史作用;重点讨论了古代园林的最初形式问题,论证了中国古代山水园和园林艺术传统,既总结了中国古代山水园传统的历史发展,又预测了其在今后中外园林建设、园林艺术的提高和改革创新中所能作出的贡献,堪称是对传承文明、开拓创新所做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贡献。本书获得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也是迄今为止风景园林学科著作所获的最高荣誉。

  另一位园林史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陈植所著的《中国造园史》,于2006年底正式出版。该书论述了自先秦至19世纪末中国造园的发展变迁过程,并对我国有关造园词汇的起源和意义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研究,系统记述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苑囿、庭园、陵园、宗教园等园林类型的概况,深入分析了其艺术特色,全面介绍了我国的造园名家和造园名著。

  著名学者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经过修订,于2008年出版了第三版。该书将三千多年间的园林发展历史分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成熟后期5个阶段,记述历朝重要的园林实例,分析精辟,又在旧版的基础上继续增补了一些实例和理论阐述,使全书内容更为完整。

  (2)地方园林研究。中国地域广阔,历史上很多地区的园林都鼎盛一时,前后相继,涌现出大量的名园,各自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园林体系。以往对于地方园林的研究多偏重于江南地区,近年来更多的学者把目光转向洛阳、北京等古都以及陕西、岭南等地区。

  王铎的《洛阳古代园林》搜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对夏商周直至明清时期洛阳园林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记述,详细描述了历代洛阳名园实例,总结其造园理论和风格特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学者多年开展陕西园林史的研究,对该地区园林发展历程和重要实例作了细致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历代造园成就和风格特征,是中国古代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补充。

  业界对北京园林的研究以往多关注于皇家园林,对私家园林的研究尚少。2009年出版的《北京私家园林志》详细记述北京私家园林的历史源流和造园手法,分析了园居生活对造园活动的影响,总结其具有北京特色的私家园林设计理论。同时,对北京私家园林的保存现状和困境作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和相关措施。书中记录了北京历代300多座私家园林的概貌,并对30多处重要的北京私家园林实例进行了重点解析。该书不仅可为首都风景园林建设提供借鉴,对北京古城保护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岭南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重要地域流派,既受到中原园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在近代遇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建筑、山水、植物等方面具有独特风格。《岭南园林艺术》是近年岭南园林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从园林沿革、造园理念、庭园建筑、叠山理水、实例欣赏5个方面对岭南地区的造园艺术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3)园林文化与传统造园理论研究。关于明代造园专著《园冶》的研究一直是业界研究热点之一。2006年出版的《

  近年,天津大学结合解释学、文化学的方法,就中国传统园林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中国皇家园林造园思想》、《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诗性思维与中西方自由式造园传统刍议》和《景以寄情,文以代质——中国语文与传统园林创作》等论文。

  还有一些学者从园林文化的角度对传统园林进行了研究,相关论文有《佛教文化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古代文人宅园诗意景观对当今住居审美价值取向的启示》等。

  (4)清代样式雷和皇家园林研究。“样式雷”是清代著名的营造世家,曾主持圆明园、颐和园、北海等皇家园林的设计,留存有大量的图档,是进行古代造园研究的宝贵史料。近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相关研究,发表了《光绪朝颐和园重修与样式雷图档》、《样式雷与清代皇家园林》等论文和著作。

  近年,围绕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保护和利用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内容涉及保护区建设、山形水系、园林建筑、球王会官方网站文献整理等,相关论文和著作有《颐和园遗产保护与中关村规划建设关系问题系列研究》、《圆明园遗址山形水系与植物景观保护整治研究》、《圆明园建筑变迁与原因探析》、《圆明园百景图志》和《远逝的辉煌——圆明园建筑园林研究与保护》等。

  (5)中国近代园林史研究。近代园林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发生最重大转折的时期。有关近代园林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相关论文20多篇。自2005年起,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支持下,朱钧珍主持了《中国近代园林》的编写,得到各地园林部门、学(协)会和专家学者的积极配合,挖掘整理了大量的史料和图片,进行了数次研讨。现书稿已基本完成,计划于2010年出版。

  (6)中西园林领域的交流与相互影响研究。早在18世纪,园林就是中国与欧洲大规模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之一。欧洲一度兴起中式园林的热潮,为世界造园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近年发表的论文有《“中国热”与新“中国热”时期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国造园术在欧洲的传播》和《中国传统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建筑的差异与环境意境》等。

  (7)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研究。近年,不少学者将研究目光转向整个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体系的研究,采用古今对比、中外比较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学科定义、研究对象、内涵、外延、框架体系、发展趋势等,进一步丰富了风景园林的理论体系,相关论文和著作有《论风景园林的学科体系》、《2020年中国风景园林学发展研究》和《中国园林学的基础和领域》等。

  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内容。其理论的发展,手段的创新,以及项目的建设,推动着该领域的蓬勃发展。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领域进一步拓宽,完成了一批社会和公众高度认可的项目,有些项目还获得了国内和国际的重大奖项。

  1)自然与文化融合观。近年,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强调以自然为根本,以文化为源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此,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场地进行综合评价,运用生态的理念和手法,结合地方特色,创造宜人、诗意的人居环境。结合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大量实践,在风景园林的自然与文化涵义、生态美学以及文化景观的理论等方面也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一方面,地域景观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营造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及当今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形式来源,地域化景观理论从内在逻辑和文化特征两方面影响着规划设计作品。另一方面,基于场所特征和文脉关系的理论,体现了自然文化设计手法的多样性和地方性,也是当今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2)绿色生态基础设施。从人居环境的高度来确定园林绿地是城市重要的、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近年来,这方面研究主要涉及:①有效改善和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的理论和手段;②综合协调城市其他各项基础设施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持;③城市园林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再造理论和技术;④协调国民经济发展、城乡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理念和方法;⑤文化要素在绿色生态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作用;⑥城市绿色生态体系的营造;⑦城市防灾避险的策略和措施。

  3)人性化设计。城市园林绿地是居民户外游憩、健身和娱乐的活动场所。因此,以人为本已成为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与街道、滨水景观、住区环境等直接为人们具体使用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理论之一。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对于人的关注不仅在于保护和恢复良好的场地环境与生态,还对人的行为需求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包括对残障人士、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关怀,强调无障碍设计等。此外,这一方向的研究已上升到社会伦理道德层面,关心人们的福利、社会交往和生存安全,“人性化”成为指导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思想。

  1)传统园林继承与发展。近年来,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一方面,保护和修缮了一批重要的园林古建,恢复和再现了一批历史古园。另一方面,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们的需要,遵循传统设计理念与思想,建设了一些具有传统底蕴和风格的新园林。北京传统园林古建筑群的修缮、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恢复、圆明园西部景区的整治,苏州市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岳阳楼整体保护等项目建设,实现了再现古园风貌、继承传统理念、延续历史文脉,彰显了文化特色等多重目的。

  2)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近年,公园绿地建设方兴未艾,其发展主要表现为综合性进一步提高,规模和形式多样化,防灾避险、生态环保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功能增强,更加关注实用功能和价值,提升公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在规划设计上,强调公园绿地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相互融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特色。近年来,公园绿地建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① 结合老城区改造,在市中心“拆房建绿”,增加公园绿地,如上海延中绿地、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太仓人民公园改扩建工程、潍坊市人民公园等;② 配合城市环境整治,建设公共开放空间,如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苏州金鸡湖环湖开放空间、南京秦淮河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工程、深圳罗湖口岸/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工程等;③结合城市空间发展,建设城市公园环,如北京、上海、昆明和菏泽等地的环城公园环、环城绿带建设等;④依托重大文体事件建设大型公园绿地,如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上海世博公园、历届园林花卉博览会址;⑤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导向,结合新城区开发,整体营建公园绿地,如郑州郑东新区、上海青浦新城、广州大学城等的系统性公园绿地建设。

  3)住区环境建设。住区环境是城市环境建设和改善的重要方面,也是与人们距离最近、使用最方便、关系最密切的城市环境,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结合我国住宅建设的迅速发展,住区环境工程大量增加,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也获显著提升,表现在理性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继承中国传统住宅规划设计手法、打造地方特色等方面,代表性项目如广州星河湾、深圳第五园、昆明世博生态城等。另外,以“居住区室外绿化环境组织与相关技术”等研究为基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制定实施,对规范相关设计实践发挥了一定作用。

  4)城市工矿废弃地改造和更新。近年,随着城市产业转型和发展,出现了一些工矿废弃地,对其进行环境整治、生态恢复和土地更新,节约土地资源,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风景园林学科在此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我国在这个方面已有一些成功实践,如唐山南湖公园、上海新江湾城生态保育与恢复等。唐山利用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水域进行整体改造,形成南湖公园,成为唐山市生态新城的中央公园。上海新江湾城是在原有飞机场基址上,实施生态恢复和保育,并从整体上规划建设而成新的、适合人居的城市新区。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乡风景园林发展的纲领性规划,同时也是城市规划中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城市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复合功能: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城市游憩休闲活动的主要载体;创造城市风貌特色的主导因素。经过近20年的迅速发展,绿地的系统化、科学化规划布局已成为城市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布局结构、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形象品位的体现,引导城市向良性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不断得到深化与完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目前,它已经形成独特的规划理论和编制体系,解决市域、城市、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线)等不同层级的城市绿地问题。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来源于苏联,以点、线、面作为构建绿地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强调绿地的游憩功能和防护功能,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20世纪70年代末,以独立编制的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标志,开创了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编制先河。90年始,伴随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全国大中城市逐渐开始编制独立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北京林业大学编制的河南濮阳市绿地系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创了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规划内容不断得到深化与完善,规划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目前,已经形成独特的规划理论和编制体系,解决市域、城市、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线)等不同层级的城市绿地问题,在世界各国中独树一帜。

  (2)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地系统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目标。近年,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地位和指导思想作了进一步研究和论证,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要直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贯彻“生态优先、绿地优先、开敞空间优先”的规划原则,按照社会生活的综合需求和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城乡绿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落实“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进一步解析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空间形态结构、功能和要素组成,以宏观绿色生态环境为背景,重点突出城乡绿地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既彰显地方特色,又促进城乡绿地一体化。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方面,强调因地制宜、与城市特有的景观风貌、空间形态、布局结构、自然环境等相适应。近年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Ps)理论,从新的视角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了一些分析,探讨了绿地系统的规划布局。另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出,通过建立一个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来保障关键的自然和文化过程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城乡生态的完整性和地域特色,为城市居民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并作为区域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来指导城市的发展。

  近年,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积极引入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绿地系统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性研究成为一个热点。《1995年来北京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调查统计了北京城市绿地的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了城市绿地和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在研究的“城镇绿地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将针对不同类型城镇发展与绿地空间布局的耦合关系,研究城镇发展与城镇绿地建设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不同城镇类型与绿地空间耦合模式,以及绿地空间扩展模型与动态模拟技术;分析城镇绿地空间发展特征,构建城镇绿地空间扩展模型,对绿地空间模式、空间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动态模拟,构建绿地空间规划和决策模型。

  (3)城市绿地指标与规划评价研究。城市绿地评价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控的重要量化依据。2002年建设部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调整为人均公园面积,与原来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一起,作为城市绿地评价的3个基本指标。近年,在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方面开展了不少研究,绿地评价指标不断丰富发展,从传统三大指标发展到包括乡土植物比例、生物多样性、城市自然保留地比例,从比较单一的绿地指标发展到多层次、多类别、多内容的园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在评价指标选择和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方面,先后提出了绿色量值(包括基本指标、绿化结构指标、游憩指标、计划管理指标和人均指标5个方面)、绿色容积率(GPR)、绿量率等概念,探讨了绿地系统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2009年底,城市建设研究院等七家单位完成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系统解决了城市园林绿化指标的分类和选取、评价应用以及等级划分等重要实践问题,为我国城市绿化评价和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新依据。

  (4)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调查、分析等工作中。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围绕运用遥感图像进行绿地信息提取和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等城市相继应用遥感技术对城市绿化进行大规模调查。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应用方面,研制了基于航空遥感数据的绿地信息提取与制图系统,完成了多尺度城市绿地景观的研究。在信息获取和城市绿地的综合评价方面,利用ENVI软件开发平台,二次开发一套适用于城市绿地各项指标快速提取的综合分析软件-城市绿地遥感综合评价系统。

  在研究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城镇绿地标准化生态信息获取与综合评价关键技术”,将通过研究城镇生态绿地分类、城镇绿地评价、城镇绿地规划、城镇绿地管控等对城镇绿地生态信息获取的数据需求,提出城镇绿地空间信息指标和绿地环境信息指标,如NDVI植被指数、生物量、三维绿量、绿地覆盖率、分维数、破碎度、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热岛强度等,建立城镇绿地生态信息获取的普适性目标数据体系和城镇绿地指标,建立指标信息库;面向典型城镇类型的绿地生态评价体系,运用基于生物控制论(Bio-cybernetics)的敏感性模型(Sensitivity Model),对城镇绿地指标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城镇绿地生态评价指标的筛选关键技术,以及城镇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标控制关键技术等。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相当于国外的国家公园,大多数面积在几百平方千米以上。风景名胜区内除游览对象——风景资源外,还有着大量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其他相关因素。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3个层次: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近年呈现明显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

  (1)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是区域层面的宏观战略规划。进入21世纪后,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开始起步,规划的任务、作用、特征和主要内容等已经明确,相关标准和行动计划也在逐步完善。在省域层面风景资源评价,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时序、战略规划、结构规划,与城乡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等的协调方法和内容等的研究上获得了初步成果。

  2001年开始,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贵州省政府进行省级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试点,编制完成了贵州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成为我国首个省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具有开创性意义。2004年4月颁布的《建设行业技术政策纲要》中强调“资源较丰富和技术条件允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编制风景名胜体系规划,确保遗产资源及其价值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截止目前,贵州、四川、黑龙江、北京、、福建、山西、山东、浙江和湖南等风景资源大省(直辖市、自治区)先后编制了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省级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根据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特点,应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景规划理论,也借鉴了现代区域发展规划、保护区国家系统规划、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相关理论。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是我国从国土尺度开展大地景物规划上迈出的关键一步。

  近年,市(县)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也逐步展开,在风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战略、市域生态网络建设、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规划、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指标体系、风景名胜区体系空间格局等研究。

  (2)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从资源条件出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风景名胜实施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对景源潜力进行合理开发并充分发挥其效益,对风景名胜区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并能使其持续发展的综合部署。截至目前,我国大部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完成了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近年来,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综合调控,强调控制游客规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稳定、科学决策和采用量化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新内容。

  在风景资源评价方面,通过增加因子层对资源类型进行了细分,将规范中资源类型由73种增加到了780多种,与国外相关的分类相比,数量相当,内容更具中国特色。在风景名胜区分类方面,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单位研究编制《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建立了历史圣地类、山岳类、岩洞类等14种类型组成的风景名胜区分类体系。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风景名胜区与相邻城市和乡镇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成为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包括城市扩张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风景名胜区中的乡镇发展与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关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的关系,城市与风景名胜区的协调发展和保护对策,风景名胜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在基础工程规划方面,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和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在对灾区受灾最重的18个风景名胜区现场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完成了灾损评估与分级、分类重建方案、保护与建立新景区和景点、风景名胜区防灾体系建议、灾后旅游组织方案,提出了安全游览、旅游与管理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基础工程设施、居民点、地质灾害、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导则等规划内容。《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重建规划》作为一种特殊的规划类型,在我国尚无先例。

  在保护培育规划方面,当前广泛采用分类保护和分级保护的方法,研究重点突出中国风景名胜区特色和引用国外先进保护经验的结合。分类保护上采用史迹保护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等分区,与国际上国家公园类似的分类方法相衔接,重点在分级保护上体现中国特色。清华大学完成的梅里雪山规划借鉴了国际成熟经验,结合中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需求,采用以资源重要性和敏感度的评价结果为依据划分管理政策大类,以管理侧重点的不同细分政策小类,以人类活动、人工设施和土地利用等控制为核心构筑管理政策的方法。另外,相关进展还体现在:生态适宜性评价开始受到关注,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已被运用,系统控制方法已被引入,核心景区保护规划成为新的研究内容。

  在典型景观规划方面,近年来,相关研究对典型景观的特征与作用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典型景观与风景名胜区整体景观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方面,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的配置、展示和管理、信息提供等方面研究、规划和建设进展迅速,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成为研究热点。

  在居民社会调控和经济发展引导规划方面,风景名胜区周边的新农村建设是研究热点,包括建设模式探讨、村庄整治策略等。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使风景名胜区内的生产、生活活动与风景名胜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总目标相协调。风景名胜区经济发展规划重在引导,把常规经济政策和计划同风景名胜区的经济条件和性质相结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风景与旅游发展战略为基本依据,形成独具风景名胜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运行条件。

  在规划技术方面,主要开展了“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像判读、空间信息的采集和定位、地形和流域分析、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分析、三维景观模拟、规划成果的存储和修改等;在规划过程研究方面,强化了规划的公开性和社会性,强调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增加了公众参与等环节。

  (3)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国家法规对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无明确规定,这方面研究是比较新的课题。近年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构架研究方面,各地正在积极探索适合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搭建规划构架,包括阶段任务、控制对象、控制内容、指标体系、用地划分等内容。

  指标体系的构成和控制是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根据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特点,并借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法,从风景游赏组织、生态环境保护、空间形态管理、环境容量控制、设施配套控制、建筑建造控制、植物景观配置、土地使用控制等方面研究了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及各项指标的具体内容和选取方法。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方面,针对我国风景名胜区在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些研究构建了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的CPSR规划模型(自然条件-人类胁迫-生态环境状态-社会响应),以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构建规范的详细规划方法。

  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中不可替代的元素,由于其独特的生命活力和美学价值,自古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园林植物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历代都有关于园林植物品种、栽培及应用的文献记载。20世纪以后,特别是80年始,随着生命科学和风景园林学科的飞速发展,园林植物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在园林植物区划、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园林植物生态、植物造景、种植设计、园林苗木与花卉种子种球生产、地被植物与草坪的生产和经营、园林植物产品的加工储运和保鲜、花卉装饰、盆景制作和经营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也于2006年正式出版。球王会官方网站近年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植物配置与应用。植物配置是近年园林植物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意境、文化底蕴的研究分析,国内外现代植物造景,以及生态型、节约型园林的植物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许多专著和教材。同时,开展了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和景观营造的研究,以尽可能地保留原生状态的自然植物群落,在充分掌握当地自然群落构成、演替规律和植被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模拟”自然植物群落和植被景观特征。

  园林植物应用主要针对庭园花卉布置、节庆花卉装饰、花坛花境应用及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评价、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对城市公园绿地常用植物进行了系统调研,筛选出相对适于人居环境绿化的、综合效益高的室内外观赏植物,为植物筛选和配置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多样性。初步掌握了中国传统名花的资源储量、特性、野生分布、品种类型、用途、育种价值,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菊花、牡丹、梅花、桃花等花卉的品种起源、演化和品种分类进行了较详尽研究,建立了科学的品种分类系统。我国拥有了梅花和桂花两个园林植物的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

  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区域性的调查研究,在金花茶、野生梅花、木兰、山茶、杜鹃、牡丹等的研究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在资源收集和驯化的基础上,在北京、云南、等地建立了优良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库,为培育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植物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植物新品种,如梅花、地被菊、牡丹、荷花、百合、切花菊花、月季、兰花、山茶、杜鹃等。在草花育种方面,系统收集了三色堇、百日草、孔雀草、羽衣甘蓝、矮牵牛、石竹等资源,创建自交系,配置杂交组合,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品种,打破了草、花种子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在人工辐射育种、太空辐射育种、体细胞突变体诱导、多倍体育种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分子育种技术在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新及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日渐增多,球王会官方网站先后在香石竹、月季、菊花、矮牵牛、狗牙根、樟树等园林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园林植物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成果明显,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草花育种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同时,在国外优良的园林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红叶石楠、美国海棠、观赏草类等新优园林植物已成功运用于国内城市园林绿化。

  园林植物多样性是植物群落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础,近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完成了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3)园林植物繁育理论与技术。珍稀种质资源和优良品种的繁育与保存,是实现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的研究集中在良种繁育、濒危园林植物保存和繁殖、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脱病毒技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组织培养是园林植物繁育过程中研究最多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大多数园林植物都已建立了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4)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近年来,主要围绕园林中重点有害生物的防治开展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对城市园林有害生物可持续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生态性、多样性、稳定性、生态型等生态学原理,遵循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平衡关系,对园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提高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并辅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生态管理和调控措施,从而实现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各地根据原建设部的要求对古树名木进行了普查保护,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陆续颁布实施了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的规范和条例。近年来,在古树衰老机理、古树环境改良、树体修复、树洞检测和古树名木综合复壮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

  (5)园林植物生态效益。近年来,人们开始注重园林植物对环境的生态改良和抗体效益研究,在植物有益挥发物、负氧离子释放、花香对人身心健康影响及甲醛等污染物的吸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有研究者用色谱分离技术对上海园林植物的主要气体挥发物进行了分析测定,明确了有提神、醒脑、活血等作用物质及杀菌、抑菌物质。在有关植物挥发物保健作用及其应用研究中,分清了北京地区一些园林植物所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将植物-环境-科学相结合,提出城市绿色嗅觉环境的理念。

  创建了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植物保健园和森林公园等园林绿地,利用植物配置形成具有一定生态作用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充分发挥植物挥发性物质防治疾病、净化空气、吸附悬浮颗粒物、吸纳噪声、吸碳释氧、抑制微生物的保健作用。

  有关人居环境适用的观赏植物评价及高功效绿化配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探讨了植物花香和色彩对人生理和心理过程的影响;测定了常用室内植物甲醛吸收能力和植物室外生态效益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2012-2021 球王会官方网站|球王会官网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豫ICP备14016555号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红星澳洋商业广场1号楼419室 电话:15168583218 传真:

手机: 联系人:虞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