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电话:
15168583218

球王会官方网站APP下载

球王会官方网站中职学校园林专业“校社”互助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球王会官方网站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合作,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与内容,构建了“校社”互助模式,促进了园林专业与专业合作社的共同发展,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地农村蓬勃兴起,发展速度如雨后春笋。合作社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小、实力弱,农户参与率低,特色不明显,效益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合作社人才短缺、科技支撑不足、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

  学校园林专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何提升园林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园林专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学校园林专业已建国家级园林实训基地1个,但实践场地功能欠缺,不能满足生产性实训需要;专业教师理论丰富,但一线生产性实践经验还不足,师资力量需进一步提高。实训场地、师资成为制约园林专业发展的瓶颈。

  静观镇是中国西部唯一的花木之乡,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之一,栽培花木历史1200多年,85%的农民从事花木产业。2006年初,静观镇成立了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该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6个,有川心花椒种植合作社、智钧根雕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不等的专业合作社,为学校园林专业与专业合作社的互助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创新三方共管、校企融合的合作机制,构建“校社”互助模式,提高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专业合作社、学校共同发展。

  1. 建立工作机制。区农委牵头,镇政府具体指导,学校校长、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了“校社”合作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共同制定方案,推进“校社”互助发展。建立定期例会制度、月工作推进制度、定期指导制度、定期反馈制度等,形成长效机制。

  2. 遴选专业合作社。学校根据专业优势,选择与学校联合发展愿望强烈的、具有良好产业发展态势,在同行业中代表性强、示范性显著、效益好的合作社进行合作;经过认真筛选,确定“静观叶鹰盆景专业合作社”、“静观素香腊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2个专业合作社作与学校开展长期合作。

  3. 签订合作协议。在镇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学校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学校负责专业合作社员工提升培训、技术咨询、生产经营指导;专业合作社负责为学校教师实践、学生实训实习活动提供场地及技术指导,参与学校园林专业课程建设等工作。

  1. 师资互助。学校教师和合作社能工巧匠、技术人员作为师资技术团队。学校专业教师作为技术专家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参与生产与管理工作;专业合作社能工巧匠、技术人员聘为学校兼职教师,一是充分发挥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与技能优势,参与园林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料,直接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为学生上课。二是学生在合作社实训生产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及组织管理,保障学生实训中的安全及效果。

  2. 场地互助。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场地优势,将专业合作社打造为园林专业教师培养基地和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弥补学校实训场地受限的缺陷,为教师技能实践、学生实训实习提供平台。

  3. 员工互助。合作社能工巧匠、技术人员即学校兼职教师,社员即学校培训的学生,学校教师即合作社技术专家,学生即合作社生产员工,身份整合为学校解决师资问题,又为专业合作社解决人才短缺难题,节约专业合作社人力成本。

  1. 开展系统培训。学校根据专业合作社发展需求,与专业合作社联合制定培训方案,由学校骨干教师对专业合作社员工、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等方式,提升专业合作社软实力。一是以职业素养、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进行社员整体素质培训;二是对管理人员进行创新管理及创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创新意识,提升管理能力。三是对合作社青年员工进行中职学历提升培训,实施“学历+技能+创业”的培养模式,采用“必修课、校外实践、技能实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每周一、三、五到校集中学习,周二、周四教师到田间课堂现场指导。工学结合,亦农亦学,提升社员学历层次。

  2. 进行技术咨询。学校园林专业教师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咨询、指导、项目申报等服务。一是全面介入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利用科技与信息优势,在生产中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三新推进工程,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专业合作社增收提供技术保障;三是策划腊梅花节、盆景艺术节、葡萄节等销售活动,球王会官方网站拓展专业合作社销售平台。

  3. 进行生产实训。专业合作社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践场地。学校根据合作社经营情况,分年级、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入专业合作社开展教学实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活动。高一年级学生每学期到专业合作社开展两周的教学实践活动;高二年级学生到专业合作社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工学结合活动;高三年级学生直接进入合作社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在专业合作社实训的同时,参与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4. 促进专业建设。学校、专业合作社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进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与专业合作社共同编写教材、教辅资料,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紧密合作,通过创新合作模式与内容,构建了“校社”互助模式,促进了园林专业与专业合作社的共同发展,提升了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地农村蓬勃兴起,发展速度如雨后春笋。合作社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小、实力弱,农户参与率低,特色不明显,效益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合作社人才短缺、科技支撑不足、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成长。

  学校园林专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如何提升园林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园林专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学校园林专业已建国家级园林实训基地1个,但实践场地功能欠缺,不能满足生产性实训需要;专业教师理论丰富,但一线生产性实践经验还不足,师资力量需进一步提高。实训场地、师资成为制约园林专业发展的瓶颈。

  静观镇是中国西部唯一的花木之乡,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之一,栽培花木历史1200多年,85%的农民从事花木产业。2006年初,静观镇成立了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该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6个,有川心花椒种植合作社、智钧根雕专业合作社等规模不等的专业合作社,为学校园林专业与专业合作社的互助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紧密合作,创新三方共管、校企融合的合作机制,构建“校社”互助模式,提高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专业合作社、学校共同发展。

  1. 建立工作机制。区农委牵头,镇政府具体指导,学校校长、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了“校社”合作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共同制定方案,推进“校社”互助发展。建立定期例会制度、月工作推进制度、定期指导制度、定期反馈制度等,形成长效机制。

  2. 遴选专业合作社。学校根据专业优势,选择与学校联合发展愿望强烈的、具有良好产业发展态势,在同行业中代表性强、示范性显著、效益好的合作社进行合作;经过认真筛选,确定“静观叶鹰盆景专业合作社”、球王会官方网站“静观素香腊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等22个专业合作社作与学校开展长期合作。

  3. 签订合作协议。在镇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学校与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学校负责专业合作社员工提升培训、技术咨询、生产经营指导;专业合作社负责为学校教师实践、学生实训实习活动提供场地及技术指导,参与学校园林专业课程建设等工作。

  1. 师资互助。学校教师和合作社能工巧匠、技术人员作为师资技术团队。学校专业教师作为技术专家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参与生产与管理工作;专业合作社能工巧匠、技术人员聘为学校兼职教师,一是充分发挥他们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与技能优势,参与园林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料,直接参与学校教研活动,为学生上课。二是学生在合作社实训生产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及组织管理,保障学生实训中的安全及效果。

  2. 场地互助。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场地优势,将专业合作社打造为园林专业教师培养基地和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弥补学校实训场地受限的缺陷,为教师技能实践、学生实训实习提供平台。

  3. 员工互助。合作社能工巧匠、技术人员即学校兼职教师,社员即学校培训的学生,学校教师即合作社技术专家,学生即合作社生产员工,身份整合为学校解决师资问题,又为专业合作社解决人才短缺难题,节约专业合作社人力成本。

  1. 开展系统培训。学校根据专业合作社发展需求,与专业合作社联合制定培训方案,由学校骨干教师对专业合作社员工、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等方式,提升专业合作社软实力。一是以职业素养、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进行社员整体素质培训;二是对管理人员进行创新管理及创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创新意识,提升管理能力。三是对合作社青年员工进行中职学历提升培训,实施“学历+技能+创业”的培养模式,采用“必修课、校外实践、技能实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每周一、三、五到校集中学习,周二、周四教师到田间课堂现场指导。工学结合,亦农亦学,提升社员学历层次。

  2. 进行技术咨询。学校园林专业教师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咨询、指导、项目申报等服务。一是全面介入合作社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利用科技与信息优势,在生产中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三新推进工程,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为专业合作社增收提供技术保障;三是策划腊梅花节、盆景艺术节、葡萄节等销售活动,拓展专业合作社销售平台。

  3. 进行生产实训。专业合作社为学校提供学生实践场地。学校根据合作社经营情况,分年级、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入专业合作社开展教学实践、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活动。高一年级学生每学期到专业合作社开展两周的教学实践活动;高二年级学生到专业合作社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工学结合活动;高三年级学生直接进入合作社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在专业合作社实训的同时,参与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4. 促进专业建设。球王会官方网站学校、专业合作社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进行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与专业合作社共同编写教材、教辅资料,共同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Copyright© 2012-2021 球王会官方网站|球王会官网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豫ICP备14016555号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红星澳洋商业广场1号楼419室 电话:15168583218 传真:

手机: 联系人:虞宙